返回

大明:百岁修仙者,朱元璋亲爹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55章 长乐给朱元璋的东西!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其中,内设火药,神箭二句,为中军都督亲管。

    工匠所属内府兵仗局,军器居,及快加厂。

    各地军卫有工匠二万六千户,工匠每月工作十天,由官家之给月粮!

    内库有铁,三千七百四十三万斤。

    天下设制铁所,江西进贤,新喻,分宜。湖广兴国,黄梅。山东莱芜,广东阳山……各十三处。

    每年输铁,一千八百四十余万斤。

    内库有铅,三十二万三千斤。

    朱雄英在感慨,国家力量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大的多!

    自家其貌不扬的大明,真正的实力,简直已经超越了他的认知。

    能在一千多年前,将一个国家发展成如此强大的一面,朱雄英由不得不心生感慨。

    继续朝下看去,朱雄英突然瞳孔有些收缩。

    “北平、辽东卫所士卒,十一万三千一百八十二人,有棉布四十三万匹,棉花三十六万七千斤。”

    这些,都属于朱棣的。

    而且就目前而言,棉布比真金白银还值钱!

    衣食住行,衣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。洪武二十三年,蓝玉出征塞外,十九万大军大胜回朝的时候,赏赐棉布三十余万匹,引得近二十万大军山呼万岁,深宫之中,都能听到外面震耳欲聋的欢呼声。

    布,就是钱。

    一匹布,足够一个职业军人,一年家庭的吃用。

    看的出来,朱棣不仅军事力量强大,财政力量也同样不容小觑。

    辽东盛产铁、粮、棉等资源,朱棣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,难怪历史上,他能和强大的建文军拉锯那么长时间,财政还没有被拖垮。

    朱雄英默默将这本册子收起来,不在继续看下去。

    这是一笔宝贵的资料,他有需要的话,会慢慢挖掘。

    在优势上,朱棣已经领先自己一步了。

    但在这之后,交趾的发展,未必不能追上北平。

    朱雄英又翻开另一本《商业治疏》。

    这是师尊朱长夜送来的。

    朱雄英翻了几页,师尊以北宋青苗法举例,其中涉及到朝廷商业借贷,钱生钱,钱滚利等各种商业策略。

    朱雄英看完之后,整个人都呆了。

    这里面体现了许多后世货币理论,许多见识和手段,已经足以比拟千年后的那些财团!

    很难想象,师尊一位道士,能写出这么见识超前卓越的财政治疏!

    这还真是….无所不能!

    无声叹口气。

    朱雄英渐渐将册子合上,托腮在阳光下,有些浮想联翩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,新年好啊,臭小子!”

    一声中气十足的呼喊,将朱雄英从思绪中拉了回来。

    朱雄英有些迷惘,然后瞪大眼睛“今个正月初一,爷爷您不是忙吗?咋来这里了?”

    看到朱元璋背着手,神色抖擞的走来,朱雄英忍不住一愣。

    朱元璋哈哈大笑道“所以说,子孙多,子孙在身旁,好处就是多!”

    “咱想来,迈个脚嗖一下就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规矩是死的,人是活的,咱一把年纪了,和大孙子团圆一下,哪有那么多讲究?”

    老爷子心情不错。

    今天传了一身崭新的紫色棉袄,看上去精神气十足。

    “来,拿红包!”

    朱元璋神秘兮兮的,背手站在朱雄英前面。

    朱雄英赶忙走过去,趴在地上给朱元璋磕头“爷爷,新年好!”

    男儿膝下有黄金,跪天跪地跪高堂。

    老爷子和朱雄英是亲人,这是古时孝道的礼数,家家户户都如此,不足为奇。

    “好好!起来!”

    朱元璋乐的合不拢嘴,将朱雄英拉起来“孝顺!”

    “你可收好咯!”

    老爷子献宝一般,从怀里拿出一封大号红包。

    拆开一看,除了几枚制作精美的金币之外,还有一张泛黄的护身符。

    “这是?”

    老爷子看着他,慈爱的笑道,“这是当年你曾奶奶供奉在三清前的平安符,咱一直带着,哪怕起事时也带着,给咱子孙供的,整整供了快几十年了!”

    说着,老爷子微微叹息,又道,“现在,是交给你的时候,戴上它以后平平安安,身体康健!”

    老娘陈长乐一辈子信道,当初朱元璋准备离家时,老娘特地给他供奉一枚平安福。

    朱雄英有些动容,忙不迭将平安福带了起来,“谢谢爷爷,谢谢曾奶奶。”

    天下哪个老人不愿儿女都在身边。

    只是天家有时候碍于礼法,不得不疏远。

    老爷子岁数大了,心里头江山社稷之外,最惦记的,无非就是这些儿女,儿孙。

    每逢佳节倍思亲,不但是晚辈想长辈,而是长辈更想晚辈。

    老爷子过了年之后,一大早便跑来了,不为别的,就

第155章 长乐给朱元璋的东西!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